|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文学 > 
扎根山区
2018-10-17 09:15:58 张少清  来源:10月9日《三明日报》第B3版   责任编辑:颜全飚   编辑:陈颖昕

扎根山区 第B3版:杜鹃园 20181009期 三明日报

●张少清
  江腾奋出生在省城,高中还差一个学年毕业,全国各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广阔的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江腾奋被安排到全省海拔最高的梅花公社,十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男女知青同住公社简易仓库,晚上中间拉块布帘,算是分男女宿舍。
  梅花公社有十几个自然村,知青每个村都安排一个。江腾奋被安置在离公社最近的秀村,他抱着满腔热情来锻炼,每天早出晚归,劳动时请教社员,一点就通,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受乡亲们喜欢。山上有许多花草,尤其不乏中草药,可谓芳草芊芊,村民如遇感冒发烧,只要拔几棵草回家熬汤喝,便立即生效。因此,江腾奋从劳作中跟社员识别了不少中草药,学会了哪些草治哪些病,收工时,拔些草药回家晒干,现学现卖,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帮了很多知青的忙。
  江腾奋在农村经过几年的磨砺,成熟了许多。他和乡亲们和睦相处,说话大方得体,哪家有帮忙的地方,他只要力所能及就毫不犹豫地前往帮助。比如:帮劳力不够的大爷挑水,帮大娘带些柴火,总而言之,他在群众的脑海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个叫吴秀琴的民办教师为了眼见为实,想方设法接近他。这天,日薄西山之际,江腾奋挑着沉重的担子一边是柴火、一边是草药,走在返回住地的路上,两人偶然相遇,她面带笑容说:“这不是江知青吗?”“请问您怎么称呼?”“我叫吴秀琴,在公社小学任民办教师,您的大名如雷贯耳。”“哪里,哪里。”两人都是同龄人,讲话投机,虽然初次相见,好像久违的朋友。
  往后的日子,两人时常“偶然”相遇,各有说不完的心中远大理想。
  江腾奋与吴秀琴相处一段时间后,感到挺满意,双方性格合得来,都抱有远大理想,就是最后一层纸谁也没捅破。后来才被好心人发现,再经和事佬周旋,终于喜结连理,经公社书记证婚,乡亲们和知青见证,荣耀地走进婚姻殿堂。这样喜事在当地实属第一例,成为梅花公社乡亲们口中的一段佳话。
  随着文革接近尾声,大部分知青陆续选调回城,安排各自岗位,最后只留下江腾奋一人。他完全有条件进城,大队推荐后,公社领导找他谈话:“你来梅花公社已经八年,凭你的聪明才智可以到更好的岗位去建设国家,吴美琴也随后进城。”“不,我已经将这里当成第二故乡,离不开乡亲们平时对我的照顾。”
  恰在此时,公社卫生院缺少医护人员。公社领导经过考虑,了解江腾奋对中草药颇有研究,遂将他调到卫生院。他毅然决然前去报到,毕竟没有学过医,平时做点后勤工作,对患者提点建议,院长见他颇懂中草药,大脑反应敏锐,助人为乐,保送到他到地区卫校学习。
  江腾奋经过两年勤学,掌握了许多临床经验,尤其对中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回院后,给乡亲们带来福音,解决了就医难问题,受到群众一致的好评。
  这年春节前,院长和医生护士都回家过节,留下江腾奋值班,全部负责。工作着实辛苦,他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好在吴秀琴通情达理,儿子也听话,内心多少感到安慰。
  农历腊月廿九傍晚,江腾奋正要关门回家,邻村刘大娘跑得满头大汗,抱着孙子前来就医。他见孩子满脸通红,体温达到41度,立即挂瓶打针吃药,一直观察到九点钟才退烧。他嘱咐刘大娘注意事项,才回家,推门一看,映入眼帘的是吴秀琴和儿子默默地坐在桌子等他一起吃饭,他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大年三十。江腾奋正打算回家吃年夜饭,公社食堂炊事员老刘气喘吁吁跑来说:“江医生,中学值班员陈老师上吐下泻,情况很糟糕。”原来学校放假,陈老师伙食都在公社食堂就餐,没见他来吃饭,老刘不放心,到学校才知道发生这事。
  江腾奋了解情况后,立即到卫生院背上急救箱赶到学校,看到陈老师软绵绵地躺在床上,伴随着咳嗽,浑身没劲,看来是受风寒引起,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他马上采取相应措施,一小时后,病情相对好转,他和老刘一起扶陈老师到卫生院打针挂瓶吃药,忙碌到十一点,总算脱离危险。这时江腾奋饥肠辘辘,才想到还没吃年夜饭,回家推开房门,只见善解人意的吴秀琴正在热菜,儿子在做作业,一时间,他久久说不出话来,内心愧对家人之情无以言表。
  随着岁月的流逝,江腾奋屈指一算,扎根梅花公社整整40个春秋,这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间,可走过的路是漫长而又曲折,留下诸多的奋斗经历。其间,儿子考上省城大学,留住老家,吴秀琴也已退休,自己到了花甲之年,夫复何求,所有的记忆只能藏在心中。
  江腾奋光荣退休那天,与吴秀琴商议,打算到县城安度晚年。不曾想当初的县城已今非昔比,一座座高楼大厦真是美轮美奂,他毅然做出决定,购买一套房屋。
  江腾奋要到县城定居的消息传到梅花公社乡亲们的耳朵里,大家像赶集似地前来欢送。分别时,众乡亲们依依不舍,乡政府派一部工具车帮助载家什。他带着眷念的心情离开可亲可敬的乡亲,离开这奉献倾注过青春年华的土地,送行的乡亲们伫立原地,目送江腾奋的车沿着弯曲公路渐渐远去,直到看不见车子仍然注视前方消失的方向。此情此景,正应了唐代诗人岑参的一句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