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林文斌摄)
活动启动仪式。(范可杰摄)
橙绿交辉,成为高山茶海最美的风景。(林文斌摄)
啃大骨头肉比赛,别有一番趣味。(林文斌摄)
三明市政协副主席、旅游局局长陈欣,大田县委书记陈文华、县长林金龙为活动注茶启动。 (郑宗栖摄)
大田高山茶海跑开跑。(林文斌摄)
高山茶海跑,呼吸天然氧吧。(郑宗栖摄)
摇青速度大比拼。(郑宗栖摄)
大田肉骨茶千人宴。(张凌欣摄)
陈酿宫边红:茶旅游伴手礼。(郑宗栖摄)
亲农观光。(范可杰摄)
●本报大田记者站 郑宗栖 颜全飚 春风和煦,正值春茶吐翠、游玩茶山的好时节。4月21至22日,“清新福建·悠然三明四季行——大田高山茶海跑”活动在大田县大仙峰·茶美人景区举办。吸引来自全省各地的1000名跑步爱好者、骑行爱好者和游客跑进茶海、领略大美大田春光。 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长期以来作为连接闽南沿海地区与内陆的交通要道,孝道文化、戏曲文化、畲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沉淀积聚、兼容并蓄,是“二十四孝”作者郭居敬祖地、肉身菩萨“章公六全”祖师故里,大田板灯龙、杂剧作场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田山峻水秀,茶韵悠长。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是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被列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大田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田有悠久的茶贸历史,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仙峰崇圣岩寺僧人开始种茶,是大田种植高山茶的起源,早在《康熙字典》中就有对大田茶叶生产的注解。 经过数代茶人不懈的传承耕耘,全县现有高山茶园近10万亩,产值7.19亿元,涉茶人员6.2万余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获评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三十座最美茶园”,美人茶品牌享誉海峡两岸。 大田坚持以科技为产业发展主引擎,全面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使用智能化制茶设备,积极构建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全力打造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茶叶产品。经农业部批准,大田县5.1万亩茶叶基地继续被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已有11家企业通过SC认证,12家企业28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8家茶企乌龙茶项目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1446.3亩茶园获有机转换产品认证。 以茶育商,以商兴茶。大田县进一步推进“大田高山茶”公共品牌建设,着力培育引进有实力的茶商和茶叶销售企业,积极拓展销售网络,大力扶持电商产业,实现“线上+线下”双重营销。2011年,“大田高山茶”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进一步完善出台“大田高山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管理办法和“大田高山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严把地理标志使用审核关。截至目前,证书持有人大田县茶叶学会已授权6家有资质条件的主要茶企使用“大田高山茶”地理标志近6万枚,“大田高山茶”被农业部授予2015年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全国仅有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 同时,大力拓展销售网络,扶持电商产业。积极发展“互联网+茶叶”,设立大田高山茶网络推广中心,建成茶城电商孵化基地,已成功孵化茶叶电商企业36家。借鉴台湾文创理念,开发茶饮品、茶食品、茶用品、伴手礼等茶旅游系列产品,建设集茶文化体验、养生宿营、亲农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养生区。 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中国(大田)高山生态茶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引进总投资2.84亿元的龙创生态茶谷项目,实施茶乡民宿综合体规划设计,已建成星级民宿“茶家大院”“古堡客栈”共计11幢,共计101个床位,现已完成投资1.93亿元,着力打造大田高山特色民宿群。大田设立高山茶文化研究所,每年定期举办茶文化节、高山茶产业发展论坛及高山茶书画展。以省级文艺示范基地、省级摄影创作基地、福建文学创作基地落户高山茶乡为契机,充分挖掘南音、山歌会、高甲戏、布袋戏等当地民俗文化,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 以茶结缘,共览乡愁之美。大田县农耕文化质朴纯粹,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古民居、古村落原貌与传统习俗等物质、非物质农耕文化资源,拥有灵动济阳、畲寨东坂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19个和历史文化名村4个,县内安良堡、芳联堡等近百座土堡星罗棋布,大田土堡群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富硒资源丰富,富硒土地面积占全县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全省首位,被授予“中国高山硒谷”称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依托优质的富硒土壤,勤劳的大田人民精心培育了大田肉兔、大田槐猪、大田雪山萝卜等国字号农特产品,匠心打造了石牌大骨头肉、武陵红糟烤兔、永仙太监鸡等特色风味美食,名扬八闽内外,令八方来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大田舌尖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