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生钟 仙亭山是近年来在大田县城边上新开发的一处人气很旺的休闲胜地。在这片面积不小的森林公园里,栲树、米槠、木荷、香樟、马尾松等天然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青苔和藤蔓在树荫下爬满了岩壁,野山菌戴着五彩的帽子拱出厚厚的落叶,应季的果子四时焕发出诱人的光华;花草与树木,它们枝缠着枝、叶挨着叶、根连着根…… 生长在林地间的动物们更是不甘寂寞。松鼠在枝头上嬉戏,不知名的昆虫在绿草中呢喃,画眉鸟则迎风歌唱。大家亲密共处,相濡以沫,俨然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姐妹。 在这幅巨大的画幕里,一条条石径托起一群群的游人,他们穿梭其中,品味着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曼妙。无数的花香、果香,以及枯木化成沃土后淡淡的芬芳,都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你。时光在忘我的行程中消逝,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纷争,也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悄然离去。在你走进仙亭山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主题都得到了诠释。于是,激情在快意中勃发,诗兴在宁静里滋长,一路且行且歌,无所谓得失和喜怒哀乐了! 仙亭山最初的名字也许并不叫仙亭山,“仙亭”是对建在半山腰处供奉马氏真仙(也叫“仙妈”)庙堂的俗称。这样的称谓,估计在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建庙之后才开始出现的。如今,大田县新成立的道教协会,就设在这座小庙里。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亭山之所以久负盛名,大抵上也是因了这个缘故。这是前人留给今人的一份厚礼,这份自然遗产的留存,算得上是个奇迹! 这样说仙亭山是有足够理由的。因为历史的原因,曾经盛产铁矿石和林木的大田县域,伴随着上世纪中期一场“大炼钢铁”的运动兴起,所有的古木巨树,几乎都在一夜之间被烧成了木炭,化作了炼炉里的灰烬。如今且别说在这繁华的县城边上,就是深入到无人居住的野岭深山,也绝难见得有保存如此完好的树林。有的地方在村头村尾虽然也有几棵野生的树木,但这些都是在运动之后栽下的,并且因为民间迷信做风水,才勉强存留下来的。当下我们所说的三明地区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作为其中的一县,大田主要也是后来发动人工新植的。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仙亭山作为抗战历史的见证者,它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一批批来自集美职业学校的莘莘学子。学校从1939年1月迁入14个班612名师生,至1945年冬迁回原址,这期间的仙亭山下,到处活跃着年轻学子们自强不息的奋斗身影,爱国青年的热情壮志,洋溢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1940年的11月12日,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视察学校到访,仙亭山从此与爱国和文化结缘。 如今,仙亭山之于大田县城,犹如西子湖之于杭城、园林之于苏州——它是大田市民精神休憩的港湾! 这是一顶戴在小县城头顶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峨冠,也是一杆展现新形象和新风尚的旗帜。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市民们对那山水、花草、林木、鸟兽、空气、环境的喜爱日增,它正在逐步成为县城新旧主人的共同财富。 当局者在山脚下建起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广场,商人们把高品质的商住楼移到了山的周边……市场经济时代,有需求就会有人把握机会投其所好,以期获取双赢。仙亭山森林公园的开发,也因此拉动着城区建设的升级改造,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既美化了县城的环境,又提升了县城的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