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全媒体即时报 > 三明新闻
民政惠民 成果丰硕
2017-12-01 16:40:11 陈鑫涛 来源:12月1日 《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  

●本报记者 陈鑫涛
  “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5904元不等、设立13个开放式救助点和12个临时避寒场所、市区福利中心改造工程即将完工投入使用……”近年来,市民政局推出多项惠民举措,全面铺开,让市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攀升。
  盘活各类养老资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议题,解决好养老问题关系着城市的和谐发展。
  在梅列区乾龙社区,一到中午,老人们便聚集在服务中心的颐年餐厅,等着吃午饭。芋头烧排骨、炖蛋、炒白菜、豆腐肉丸汤……两荤一素一汤的菜谱让老人们颇为满意。
  “我家就住在美地大道,这里的饭菜比我孩子烧的还好吃,因此,家住的这么近,我都不想回去。吃完饭还能睡个觉,醒来可以看看电影,坐坐按摩椅,一天就这么过去了。”82岁的老人李爱珍吃完饭,满足地说道。
  “为了更好地让老人有家的归属感,我们中心特别设置了餐厅,每天统计在这吃饭的老人人数,老人只需每人交上10元钱,就可以吃上两荤一素一汤的午饭。因此,社区许多老人成了餐厅的常客。”乾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永惠说。
  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医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自助健康小屋、颐年餐厅、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理发室、维修室、社工小站、棋牌娱乐室、书报阅览室、多功能培训室等。“家门口的养老院”,为辖区老人提供包括住、食、医、养、娱等养老服务,让老人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
  近年来,我市推出“三社三化”助力居家养老、“三自三助”农村互助养老等一系列养老模式,不断盘活各类养老资源,让老人真正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去年建成的市级“互联网+医养”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更是将养老工作带入新轨道。
  “今年计划的养老服务工程包项目建设包括50个农村幸福院、3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9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清流县福利院等113个,计划投资1.8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72亿元。”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福利中心5号楼和8号楼的改造建设项目都已接近尾声,建成后将填补市区护理型养老机构的空白,打造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社会福利、优抚工作扎实推进
  福利慈善事业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市民的心。今年起,我市孤儿保障金再次提标,福利院内养育儿童从原来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月1500元;院外寄养儿童从原来每月600元提高到每月900元,相比过去提高了50%,提升幅度为历年之最。孤儿保障金的大幅提升不仅使福利院内儿童的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也使寄养家庭儿童的生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女童小美,2008年7月23日入院,智力水平偏低,为促进其健康成长,尽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2014年1月8日,福利院将她寄养于大田县一对夫妇家里,现送至市春天启智园进行康复学习。“今年提标后,大大缓解了寄养家庭的生活压力,也使其更好地健康快乐成长。据康复机构反映,今年小美康复良好,身体状况和智力水平较以往都有了明显提升。”市春天启智园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我市双拥工作近年来也亮点频现。今年92岁高龄的张乐智,现居住在明溪县雪峰镇城西村,是一名在乡复员退伍军人,如今,张乐智享受国家优抚待遇,每个月有1000元生活补助。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当地政府每年派人多次看望老人,今年初花费2.6万元为老人修缮了房屋。
  像张乐智这样享受国家优抚待遇的人我市现有13965名,按照8个大类分别享受不同标准的国家补助资金,我市每年需发放各项抚恤补助资金达5000多万元。
  据悉,今年9月30日起国家继续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第24次提高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第27次提高“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和“三红”生活补助标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市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也不断得到提高。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梅列区瑞云社区避灾安置点,记者看到应急灯、手电筒、牙刷等应急物资整齐地放好。“我们已经将社区的文化站与避灾安置点两者结合,这里可以容纳和安置100多名避灾群众。”张东凯介绍,社区还和避灾安置点周围的餐馆、超市签订协议,在群众避灾期间可以提供必要的食品。“我们社区在2015年就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称号。”瑞云社区主任张东凯指着荣誉牌匾自豪地说。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7个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占全市社区的20.8%,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
  “防范于未然,以防为主,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是我们一贯的目标。”市民政局副调研员马昌星介绍,2014年以来,我市投资4057余万元建设13个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库,新建仓库面积1.69万平方米,有效提升我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实现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全覆盖。
  “时间就是生命,就是命令,救灾工作不得有一丝马虎。”市民政局一位参与救灾的工作人员道出了救灾时的紧迫感。去年我市先后遭受风雹、洪涝及台风等13次自然灾害,全市累计50.8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96亿元。市民政局先后下达自然灾害补助资金3027.74万元,紧急调送帐篷、棉被、发电机等物资,保障救灾工作需要。
  救灾物资到位了,救灾的善后、安抚等工作也都需要及时跟上。在灾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后,还需要成立善后殡仪服务工作组,在短时间内做到程序超常规、质量超标准、服务超一流,完成殡仪善后工作。“每当得到当地群众和家属的高度赞扬,再辛苦都值得了。”工作人员谈到群众赞扬时满脸欣慰。
  社会工作服务民生传递温暖
  14岁的自闭症患儿小才现在是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就在前年,小才因为家庭原因还辍学在家,让这位自闭症患儿的康复雪上加霜。
  2015年起,小才由社区居委会转介给社工进行帮扶。由于缺乏自闭症康复的相关知识,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小才的父母在对患儿的康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工一方面联系泉州北斗星儿童康复中心的专业志愿者为小才的父母提供每月一次的家庭康复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对接相关资源,通过三明市妇联向省妇联申请到困难妇女救助资金1000元,缓解小才家庭的经济压力,并协助为小才办理了残疾证,申请了低保。
  家庭问题得到缓解了,社工与小才的父母讨论让孩子回到特教学校接受更为专业的康复和教育。经过社工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协调,最终让小才顺利重返校园。
  小才重返校园的幸福之路是我市社会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71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其中社会工作师177人、助理社会工作师194人。2012年以来我市举办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与实务专题培训班6期、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培训班12期,培训1300多人次,并选派了15人参加省社工人才服务“三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原中央苏区)”计划,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开展社工人才队伍试点建设、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基地、成立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等多种渠道,探索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以机构为依托、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现有社会工作协会3家、民办社工机构18家,专兼职社工26人,服务领域涉及居家养老、流浪救助、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