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林起煌)良地是个偏远小村,三个居民点加起来百来户,不到五百人。不过,可别小看它, 2014年却被授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良地村地处将乐县西部、万全乡之北端一隅,海拔四百余米,东、西、北三面崇山环绕,南面诸小山错落横列,景致秀美。进村沿溪上溯,崎岖蜿蜒,路渐行渐高,道渐行渐窄;在山林间穿行,古木参天,林竹繁茂,青山扑面,几疑无路之可寻,然而几度跨涧跃溪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山野平畴,次第延展,屋舍俨然。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后的豁然开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让记者不由回忆小时候的乡愁。
古建筑成群
良地村有史近千年。《梁氏族谱》说:“玉祥公因避难,于宋皇祐辛卯(1051年)徙居西乡良地放坪(上良地),六传至彦三公始迁居下良地。”它与泰宁县开善乡相邻,距城百余里,留存大量的明清建筑。 进入良地村,迎面的是家庙区。 此时,不得不赞叹良地的先人见识卓越:住房依山而建,或用石头垒高地基,或用木头撑起吊脚楼,整个村子就像挂在山坡上。全村按谷仓区、居住区、中心私塾区、家庙区、风水廊桥和道庵区布局,区间用鹅卵石铺砌的小道和台阶串联。放眼望去,山垄里垦出的平地都是稻田,老厝都在岭上,家庙区在水尾上方。 家庙区由文武庙和梁氏祖祠构成。文武庙,又名文昌阁,因增祀关公,改名文武庙。它始建于明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分上下两层楼,上祀孔子,额题“文教昌明”,下祀关公,额题“圣之义者”。而当年的贞节牌坊,文革时打落一地,在文武庙前存有残余的石雕。 邻近文武庙的是梁氏宗祠。它又名裕启堂,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是梁氏宗亲祭拜祖先的场所。原先由主座、上下厅合院式建筑、前部院坪组成,后来以门楼、连排的仓房将过村的古道纳入宗祠范围,或许这可增强梁氏的权威?两座门楼,一左一右,一为“挹南山”,一为“迎北水”,分别以“秋霭”、“春露”呼应,显得特有文化,或许与梁月山有关?南门之外,在黄土墙嵌有嘉庆十四年(1810年)合乡公立的“禁约碑”,所述尽是为保境安民而定的各种约定。祠前,吊脚楼别具客家山地古村落的风情。 再往前是居住区。这里街巷勾连,弄道相通,都是石铺小径,高高低低,将村子大致分为上下两片。民居多为土墙、青砖造就,黑瓦,木柱,板壁。因毗连成片,为避火灾,以防火墙、马头墙隔开。山地不平,民房多左右展开,以上下堂夹一个天井为主,门楼朝着公共街巷开放。天井都立着石柱花台,地面以鹅卵石铺砌各式图案,令人觉得奢侈:条石门框、石铺庭院、石径、石沟、石缸……整个村落离不开石头的恩惠。 民居之外是谷仓区。良地人把谷仓与住房分离,是为防止家居起火而粮物同毁。这些谷仓或独立,或成群,仓前都垒石填土筑造平台,用以晒谷,有的谷仓甚至建有院墙。专家说,谷仓成群建在一起,福建罕见。为了防火,由西北至东南建有涵沟,以毛石三面垒砌,长年通水,可堵,可疏,调节水流走向,遍布居民区和谷仓区。专家认为,这为研究闽西北“堤坝渠堰”类建筑文化提供了实据。 居住区的中心多私塾。虽是小村,大户人家自设私塾也不少见。我在古厝的石条门框看见一联:“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内孝友为先”。村民儒雅跃然纸上。
书香浓郁
村北山边路口有一住宅,名曰“月山公屋”,是清代著名理学家梁月山( 1778~1845年)的故居。梁月山一生与读书相伴,对理学身体力行,受良地人敬仰。梁认为,读书不应以制艺科名而满足,对学问应在道德养成上下功夫。中年的梁月山曾游学于福州鳌峰书院,与同学丁汝恭结为良友,切磋学问,自分别后书信往来不绝。梁月山晚年多疾,据说,临终前“叫家人把药物撒掉,从容静坐,手里拿着一本书,与家人谈笑如常”。 淡然的生活态度,笃行的治学思想,让梁月山的风骨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在今天,我们仍可见公屋门联遗有“读书耕田”字样,书香浓郁,久未散去,影响着又一代良地人。
闽台情深
从月山公屋转个弯,就到了绪蜒厝,这里见证了近代的潮流——良地处于两县交界偏僻之处,看似世外桃源,但在大变革年代,也概不例外风起云涌。 当地的资料说,良地村是将乐中央苏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下半年,红七军团四师第一团驻扎在良地,并协助成立良地乡苏维埃政府,开展打土豪和扩红筹款等活动。1933年12月,红军第三次解放将乐,中共黄潭边特委和红七军团十九师进驻良地,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分山…… 在绪蜒厝门头房,至今犹存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的宣传标语:“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 绪蜒厝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地势高,雄视全村。这一年,梁绪蜒出生,以府案第一名取入邑庠生,成为梁月山之后的又一位秀才,1917年去世。他的后代梁启恒原为国民党军上校参谋,在良村留下一子梁冠群,于解放前迁居台湾,又育有两女。村里的老主任梁佑芳说,这家人在文革期间还保持着书信往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梁启恒的内弟受姐夫临终嘱托,从台湾来到良地,代为看望亲人、祭拜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