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社会
魁城:崇教敦义架起两岸沟通桥梁
2017-02-08 17:29:41 林凤都 颜全飚 来源:大田新闻网  责任编辑:  

距离福建省大田县城关30多公里的群山里怀抱着一个小村落魁城村,人口不足5000人,却留有明清私塾、书院5座。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到此讲学,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祝枝山等人为魁城留下诗联墨宝。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根脉也在此,他先后四次为该村题词。

虽然有些偏僻,但魁城村境内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我国南方连氏发源地之一,闽台文化交流重要平台。魁城古村祖祖辈辈将“崇文重教、敦义仁厚”作为立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世世代代千古流传,在当地影响很大。

小小魁城,为何如此强大?近日,笔者走进村庄内部,仔细寻访……


乡野一隅,沉积着厚重文化


“龙门千尺浪,井里万家烟”。魁城村龙进祠有1170余年历史,是县里有名的祠堂,一块崭新的石碑立在龙井祠前的池泮边上,其上鎏金刻印着董其昌书法拓片:迢遥长征路,傍皇路曙天。最怜清素影,扑落马蹄前。明万历十九年,大田籍翰林院编修田一俊病逝京城,书画家董其昌为其护丧归葬,返京途经魁城,留下此墨宝,真迹现由村里连氏宗族德高望重老者珍藏。

南宋理学家朱熹,当年从老家尤溪县城溯流而上,到了魁城,在龙井书院开学讲座,并有留诗:诵诗知国政,读易见天心。龙井祠内留有这样的诗句:一踏寒山雪未消,寻芳不惜醉琼瑶。梅花昨夜将春色,开到溪南第几桥?像这样浓浓的诗词文化于魁城无处不在,或是纸质书画流传,或是题于古老建筑墙壁之上。

魁城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就有50余座,精雕细刻,古朴大方,其中私塾、书院多达5座。根据祖制,但凡富贵人家,建厝弄堂后,必在厝旁建立书院私塾,聘请先生教授孩子,可见当年求学之风浓厚。

缘何如此深厚文化云聚?村主任连良钢无比自豪介绍:魁城自唐代开基以来,已近1200年,繁衍40余代。开基祖连总乃唐代进士,因著《十二楼赋》,受唐太原大诗人温廷筠称赞;其后代还留有“一门三进士,父子皆登科”的佳话。魁城人连登岸是明代举人,天文学家,精通星纬,著有《天文志》,名载于《福建通志》,魁城村水尾桥下的岩石上留有他的题诗:促膝谈元意自真,松梅古干缀花茵……

这样的文化脉络在魁城一直沿袭下来。近年来,因撤点并校,许多村小学消失,魁城村里办学从来没有终止过,甚至吸引着周边村庄孩子到此就学,魁城小学现有学生300多名,可谓书声朗朗、笔墨流芳。操场边上的文化长廊里,写有魁城连氏祖训: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此外还有该村陈家、詹家经典家规家训。

“我们把魁城连氏等家规家训和村史编入自己的‘乡土教材’让孩子诵读,激励他们效仿先贤,发奋努力,以后报效国家、造福乡梓。”魁城小学校长章学块说。解放后,从魁城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有600多人,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还有不少博士和教授。

为助力文化繁荣发展,今年初,通过村里乡贤努力,三明市书画院在此设立分院,一些书画名家将不定期到此采风创作,起到潜移默化教育效果。


丰富文化滋养着淳朴民风

      

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薄财重义。魁城村培育出世代相承的淳朴厚道、大仁大义的纯正民风民俗。

去年3月,为恢复千年古村历史风貌,魁城村启动重建水尾桥和保护修缮明清古宅等工作。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家或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不到一个月就筹集了260余万元;因魁城女孩有教养、是持家孝老的好媳妇,不少亲家女婿们也热情参与,加入资助行列。

魁城村还成立发展理事会,确保每一分钱都发在刀刃上。如今,各项工程已趋近完工,数百万的巨款一分一厘都用在了公益事业项目上,未发生一起公款吃喝、贪占挪用等问题。

连良钢对建设美丽家乡很有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他对魁城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来源于村民良好的思想觉悟。除防外人捣乱,可以说,村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手持仁正,肩挑道义。魁城村人早已将“义”镌刻在自己祖堂之上,融入自己的血液之中。“敦义堂、安义堂、和义堂、乐义堂……”但凡兴建房屋,连氏祖制规定厝堂名号必不能少“义”字,堂号牌匾悬挂于厅前最显著的位置,时时提醒着子孙后代:三尺之上有神灵,要敦循仁义,与人为善。

清朝嘉靖年间处士连光宗笃厚敦朴,十分仁义,生前经商富足,但见邻里穷亲生活困顿,经常钱粮救济,见村内孩童因贫无法上学,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私塾映斗斋中读书,仁义之举,获得广泛赞誉。

魁城先人,平暴英雄连显传、筑城御匪董首连芳七、陈登钱为民捐资建土堡、开设学堂、铺路施桥等,仁心义举枚不胜举。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魁城的庙会,每年此时,村庄热闹非凡,不论你来自何方,村里人都盛情款待,请酒喝茶。而这种热情,平日里也可见一斑,笔者走在村庄道路,遇见主人,无不被尊重,主动与陌生的你热情招呼,递烟问好,请屋喝水,于有些浮躁的当下,实属难得。


架起海峡两岸沟通桥梁


龙井祠是福建省连氏最古老宗祠,传说有蛟龙潜伏,又俗称蛟龙井祠。从这里出发,魁城村连氏后裔遍布省内外,县内10个村庄连姓源自魁城村,历经宋、元、明、清,魁城连氏后代子孙繁衍各地,迁播到福建省内、台湾、江西、广东、湖北、浙江、湖南、广西甚至东南亚各国,其崇文重教之举、敦义仁厚之行,也随着迁徙的脚印,遍布海峡两岸、全球各地。

据连氏族谱记载,魁城连氏历史悠久,它是我国南方连氏聚散地和发源地之一,也是福建最古老的一个支系,同时它也是中华连姓重要发源地。

连良钢介绍,龙井祠还是福建省第七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根脉也在龙井祠,至2008年以来,先后为魁城四次题词“连氏龙井大宗祠”、“泽被桑梓”“魁城连氏万世流芳”、“连总进士陵园”。

魁城连氏而与台湾的联系很密切,台湾连氏多次组团到魁城寻根谒祖,台湾部分连氏谱也还记载着龙井祠这样的对联:“华峰衍五派烟云礽世德芳贻昭穆盛;玉京壮千秋人物色连城珍映斗山辉”。

“血溶于水,相同的宗族血脉,共同的宗亲家训文化,让我们两岸的连氏亲情紧紧连接在一起,交流也更亲了,祖国的统一愿望也更近了。”魁城连氏后人、诗人连占斗深有感触地说。他曾多次代表大田连氏宗亲前往台湾探亲交流访问,还曾受到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接见。

就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之地,魁城连氏繁衍了一脉“纵贯八闽,横接闽台”的大家大族,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的一座重要桥梁。

居于宗脉家训文化认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峡两岸连氏宗亲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亲戚越走越亲”,经济往来也越来越密切,两岸人民团圆的脚步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