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外媒看大田
《三明日报》艺术糖塔美丽匠心
2017-02-08 10:47:00 林生钟/文 温欣孝 来源:2月8日《三明日报》B1版  责任编辑:  


洁白如意的糖塔



糖塔祭祖



模具


    

●林生钟/文 温欣孝/图
  “春节期间,大田县各地的年俗活动开始登场,与之相关的美食和老手艺也跟着亮相,其中祭祀祖先和供奉佛堂的艺术“糖塔”,因造型别致和美味可口,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艺术再现文化
  糖塔以白糖为主要制作原料,工艺有手工擀制、模具浇注和掺在糕点里的。
  第一种为“通枣糖”,麦芽糖里掺进白砂糖,跟芝麻、花生仁一起混合加热,然后趁热搓揉成型。几组糖块组合在一起,通高60厘米。
  塔的底部是3节圆柱状的糖“脚”,中间叠着直径不小于20厘米的糖球,上方套住一环比拇指头还要厚的糖项圈,顶置实心糖花瓶,开口处镶入竹管可插花卉。糖色黄褐微红,一层层叠加向上,在烛光的照耀下形如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塔,寓意着“节节高”的美好愿景。添加了花生、芝麻等物的通枣糖,祝福的韵味浓郁,芳香的味道尤其讨孩子们喜欢。
  第二类叫“糖龙”,纯白糖熬煮化浆,再倒入事先做好的模具里凝结。糖龙双面,扁平,两条龙弯着身体倒立攀附在塔沿上,尾鳍连接处站着只昂首高歌的玉鸟凤凰,有“龙凤呈祥”之意。而器型大,构图也更加丰富的糖塔,四面玲珑,代表着“宝塔镇邪”。
  这类糖塔对颜色的要求很高,过火了颜色变黄不美观,火候掌控不到位酥脆易折断,影响造型的完整。为了达到洁白如玉的效果,艺人一次只煮糖浆两公斤,在熬煮的过程中还要不时把手伸进凉水中冷却,然后在热锅里拉捏糖丸。工作的效率低,一锅糖能够做成半副糖塔,彻夜的劳动成果仅一龙一塔。
  糖塔做为装点佛堂的供品,最常出现在佛诞日和闹元宵时。传统文化讲究对称,摆到供桌上必须左右齐整,这样两尊为一副。典礼结束后,掰碎了分发给亲友,俗称“散福”,即把平安和祝福一起送与亲友分享,民风淳朴可嘉。
  市场需求火爆
  农历十月以后,各地佛诞庆典接踵而来,糖塔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离屏山乡美阳村祭祖活动还有4天的2016年11月18日,家住邻村兴屛街的郭玉荣老人已经忙开了。笔者赶到现场时,见他把做好的几十件糖塔放到摆了火盆的木桶里,做着最后的除湿工序。
  糖怕潮,因为模具是木质的,要经常泡在水里才不变形,所以制作过程中带有水分。
  “为了预防成品被溶解,做好后要立即烘烤。”老郭从储藏间里拿出两套模具,解开藤条做成的绳套向我们演示。
  老人做糖塔足有55年,独门绝技,垄断市场。他选用可食锥栗的无毒无异味原木做模具,刻好了图案后按顺序拼合灌入糖浆,等待凝固解开来,便是一尊玲珑塔,又确保了所做的糖塔和糕点食用安全。也正因如此,仅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来找他订做糖塔的人就有5拨。
  “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是通枣糖,完全手工做成,大的一尊18斤,小的3斤到5斤不等。”
  老郭说,美阳村一共订做了3副大的,总重54公斤折合成108斤,蕴含着一百单八将的吉数。1.5公斤的也订做了24副,还有米糕60公斤,届时一起摆上典礼的供桌。
  米糕有鱼、虾、蟹的造型,颜色分桃红和米黄两种,晾在竹匾里架在高处。老郭交代过,庙会布置时,三片白色夹一片红色,码成塔状。
  把老郭引荐给笔者的当地人郭行彩,曾经做过庙会的召集人,也是郭玉荣孩子的中学同窗。据他介绍:老郭今年68岁,手艺活一直很挣钱,因为各村的菩萨诞辰不一,每月都有订单接。
  街坊刘秋荔女士也回忆,小时候村庄迎菩萨,正月里家家户户都买“冰糖山”和“冰糖塔”去拜菩萨,虽然演戏是活动的主角,但当时自己和伙伴们纯粹就是去看糖塔的,比一比谁家供的漂亮。那时一听说村里要迎菩萨心里就高兴,因为有糖吃,通枣糖敲不碎还用砍柴刀砍。
  当然,艺术糖塔并不是大田人的专利,沙县、三元等地也有,只是那里的习俗是七夕节作为大人送给孩子们乞巧的礼物。
  曾经血泪传承史
  郭玉荣学做糖塔,最初是从大伯手上接过的衣钵。当年他才13岁,小学毕业。因为父亲病逝,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当家,把6个弟妹培养成才。
  郭家原本世代书香,高祖郭谦亨是清同治庚午科(1870年)的举人;父亲是永春第一高中毕业生;自己的弟弟和儿媳,也都是人民教师。由于清末民国初社会动荡,祖上的房屋被土匪烧毁,祖父郭开建改练武术,并且去了南洋卖艺。后来,祖父又从村人手里学得做糖塔技艺,兼顾营生。
  可是好景不长,祖父在解放后被定为工商业地主,体弱多病的父亲只能长期下放干重活,刚40出头就与世长辞。祖父把手艺传给了大伯。
  很快,“破四旧”也开始了,农村的各种民俗活动都被冠上“封建迷信”一律禁止。郭玉荣学会了手艺却做不了糖塔,只偶尔在年节里做些糕点兜售。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文化得到了恢复,老郭得以重拾旧艺。
  “上世纪80年代刚做糖塔时,花样单调,我就自个琢磨,让弟弟画图,再请人雕刻,做了一套又一套不同造型的模具,逐渐受到乡人的喜欢。”
  那时,生意忙不过来让妻子打下手。但现在更好了,家里的孩子都学会了做糖塔,只要一到周末都会从上班的地方回来帮忙。如今“像美阳村这样做的糖塔,全套工钱连材料加在一起要3000元。”老郭拿着一尊糖塔开心地笑了起来,甜甜的笑容荡漾在作坊里,如糖块一样甜蜜,美了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