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顶格、银场沟、银丁坂、银瓶嘴、万银场……走进大田县的乡村,一溜地名与“银”沾边。据民国县志记载:前朝时,仙翁(峰)太平桥及熟地等处,田阳十有五炉鼓煽,货于四方。大田是三明矿产资源丰富的县,有铁、铜、铅锌等几十种,品质优良,储量多。至清朝、民国年间,大田的“铁银课税,系省之众”。现今,银丁坂银矿遗址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 银丁坂银矿遗址位于大田县前坪乡黎坑自然村东北面。这里群山逼仄,草木蓊郁,林下梯田层叠,丰茂的水源在谷底汇聚成溪,由于海拔低,乍见如平地上突然凹陷一个天然大坑。周边可见众多原始的银矿采矿硐群、矿渣、作坊、淘洗池、税收场遗迹等。由此判断,旧时人们从后山开采出大量的优质原矿,搬至作坊进行加工,历经选矿、碾矿、炼矿、筛洗、入窑等流程。宋、明时期分选矿物的平台、窑炉、作坊等遗迹至今保留完好,一些工棚、矿工住所、厨房、工具房、矿区道路等遗迹清晰可辨。用土、石垒建的矿窑内壁表面,还闪烁着绿荧光芒的矿汗烧结物。 古人沿着裸露的矿脉用锄头、铁锤、土箕等原始工具人工挖掘,矿硐因此狭小只容身材瘦小的民工一人进出。据当地老人介绍,古人挖矿时的情景一般是一个人头顶着一支松明,遇到坚硬的矿石还可用明火烧烤,然后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泼凉水使石头爆裂将其挖出。古银矿遗址系统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研究古代福建工业、矿业、制银业和考古的珍贵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