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旧栏目 > 大田历史
大田:红色文化满山乡
2016-10-17 12:09:56 颜全飚 来源:6月29日《三明日报》B1版  责任编辑:  

20166297800076984.jpg

均溪镇玉田村官厅“红军井”

20166297344998722.jpg


红九军团驻扎地旧址、三民乡苏维埃旧址——光裕堂


    

●本报大田记者站 颜全飚

1 军民鱼水情深


  1934年7月,党中央决定指派寻淮洲、粟裕等同志率领的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为配合这次行动,中央命令红九军团从江西东进到闽中地区护送北上。红七军团于7月6日从江西瑞金出发,经福建长汀、连城、永安,攻打下了第一座县城——大田。
  大田县文联严垂璧说,1934年7月21日,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先头部队经宋京、莲花崎,直抵大田城西白岩山上的国民党炮楼。守城者闻风而逃,国民党省政府委派的县长陈敬正在尤溪开会返回路上,听闻县城失守,被手下奉劝,逃离至德化县。
  当时,大田城关连日暴雨,溪水浑浊,当地群众饮水困难,红军战士积极帮助城里的群众救灾,四处寻找水源,在玉田村官厅一处洼地发现水源,冒雨连夜动工,开掘挖井。这口红军井至今完好保存下来,成为饮水思源、军民一家亲的见证。此外,红军还协助将要受淹的贫苦农民搬迁,并送饭接济,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7月23日,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近万人兵分三路离开大田,到达湖美高才坂会合。当天中午,先头部队到达高才坂,洪水暴涨过不了河。红军到坑里自然村借来一条棕绳,因长度不够,又从一大富人家缴获大量苎麻,搓成两条大绳子,由19名战士带着绳子凫水过河,将绳子一端系在河边大枫树头,另一端系在木桩上;固定好两条绳子后,高才坂群众纷纷提供杉木扎成木排,铺上木板、门板,搭成临时浮桥过河,并救起一名落水妇女。
  高才坂人刘明华小时候听奶奶说,红军来了,帮忙清理场地,打扫卫生,他们睡在老祖房里,有的睡在民房的客厅里和屋檐下;他们挖地瓜时,便在地里埋下了一块银元回馈主人。当晚,红军在刘氏大祠堂种德堂召集村里的长者开会,讨论设立高才坂乡苏维埃政府,机构设有主席,军工、土地、粮食、裁判委员各一名,并组建了地方武装高才坂赤卫队。
  7月24日上午,红军在种德堂门口广场上召开群众大会,乐少华政委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讲明工农红军的性质和北上抗日的任务,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清算地主老财。会后,开仓分粮,并以高才坂乡苏维埃政府名义镇压了押到这儿的6名反动分子。
  7月25日一早,红军离开高才坂,兵分两路向尤溪挺进。高才坂13位青年自愿当向导,其中3人加入红军。红军临走时,群众拥来相送,依依惜别。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所经之处,深受大田老百姓热情欢迎和拥护,大田人民积极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筹集粮款、照顾伤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红军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红军提供生猪200多头、鸡鸭羊1500多只,提供大米、粗粮1.6万公斤。
  红九军团另一部2000多人,经永安西洋,进入桃源,绕道青水转大田罗丰、建设、桃舟、文经、奇韬、东佳,到尤溪坂面漈头、坎里。24日,经尤溪县街面、古迹口、坂面,在蒋坑与来自高才坂的部分红军会合进军尤溪。
  大田县党史研究室杨连益介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九军团走过的乡村、城镇民宅、祠堂,都留下了大量的红军标语。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45号林香朝家,屋内大厅墙上共有18幅标语,厨房墙壁有1幅标语,标语落款“红军乙(9)宣”字样。房屋右侧山坡上有一座红军墓,1934年8月,红九军团完成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后,返回途中曾驻扎于此,村民林景地热情接待红军,并悉心照顾负伤战士。有一位红军战士救治无效牺牲,林景地一家出资厚葬了他。此后,林家三代每年为红军烈士扫墓,见证了红军战士与当地群众建立起来的鱼水深情。

2 传承红色基因


  根据中央文献记载,早在1929年初,大田就有党的活动,建立过“中共大田特支”,有了党部组织。大田的建党创始人叶炎煌在1927年至1928年10月担任厦门第一任团市委书记,系叶飞将军入团介绍人,曾与毛泽东、朱德、陈毅、蔡协民、陶铸、曾志有工作上的联系。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大田被纳入闽西苏区发展范围。
  近年来,大田县党史研究室先后编纂出版了《大田中央苏区史料选编》《红色大田·绿色发展》《大田故事》等专著;2014年,由贺岁大片《集结号》原著作者杨金远创作的《叶炎煌》一书出版发行;2015年,县政协文史办杨荣凯会同林占中联合撰写讲述闽西北特委书记林大蕃故事的传记文学《林大蕃》出版发行,这些书著的编辑发行,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翔实而丰富内容,给大田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们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教材。
  5月7日,来自大田县直机关、乡镇、学校100多名中共党员,身穿红军服,重走长征路,锻造好作风。沿着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先遣队在大田留下的足迹,徒步10多公里,来到大田建党创始人之一叶炎煌烈士故居,聆听大田红色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近年来,大田县充分整合校园文化,以红色教育课堂为依托,让学生学会“三懂”(懂学习、懂做人、懂感恩),达到“三会”(会讲一个长征故事,会唱一首长征歌曲,会说一句英雄名言),做到“三有”(思想认识有新提高,行为习惯有新变化,学习成绩有新进步),促进学校“红娃”健康茁壮成长。
  大田县还拍摄《红军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寻访抗战老战士》《革命遗址上的故事》等党史专题片,将党史生动地“搬”上了电视荧屏,受到群众广泛好评。近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以叶炎煌为原形的革命题材电影《无悔的心》已拍摄完成,影片描绘了大田一段峥嵘岁月的革命历史,将于10月上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

3 深挖红色资源


  近年来,大田县对朱德旧居、红四军指挥部旧址、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地旧址、红四军战斗遗址群、红九军团驻扎地旧址、红军墓、中央红军堡等50多处遗址遗迹进行立碑、修缮保护。2015年8月,县里公布了日本飞机轰炸大田县立初级中学及县城文庙遗址、中共闽中工委会议旧址、抗战时期集美职业学校内迁大田旧址群等21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已确定现存7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
  目前,大田拥有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个,县里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对广大党员干部、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4年来,已接待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干部职工以及学校师生3万余人。
  大田已在城关东南部朝凤亭、战壕遗迹等人文景观基础上,初步建设规划了占地面积690亩的苏区文化公园,县里还将朱德出击闽中大田8处故居及纪念馆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预计投资近2000万元。
  今年初,大田县提出“文化强县”战略目标,专项成立了苏区文化建设项目,整合大田现有的红色资源,申报革命遗址群列入国保单位,建设国家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红色文化项目,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红色旅游纪念品,举办红色文化演出。
  (注:本文图片由大田县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