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章生 飘飘洒洒的细雨把我带进了云山雾海茶天下——屏山。 清晨,雾海下的一座座茶园朦朦胧胧,吐绿的嫩叶。“雾叶吸尽香龙脂”,吸吮着天地的精华。朝霞破开云雾,露出笑脸,远望大仙峰还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趁兴在弥漫着茶香的栈道上向山巅攀登。立于峰顶,放眼望去,彩霞映红了蓝天,云开雾散,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宽广辽阔的屏山,座座山峰连连绵绵,无边无际,宽阔的山,宽阔的地,给人带来无比宽阔的心境。遥望阳光下的大仙峰,就象一个铮铮铁骨威严的大将军镇守闽中;俯看一个个绿莹莹的茶园,就像一个个清秀脱俗的茶姑笑迎四方宾客。在此美景之中,我一下子抖落了全身的风尘,放松了疲惫的身躯,抛开了满怀忧思的愁绪,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 回到“绿野乡居”,主人捧出一杯浓浓的香茶,香在唇齿,甜在心里!客居“雾海茶人家”,与乡民同吃同住,虽无大鱼大肉,但每日猪肉炒笋、红烧豆腐、清炒野菜、土鸡蛋、香菇汤的“四菜一汤”,清香可口。一向喜好小酌的我,经不住主人的盛情,与乡民对饮畅谈起来,在浓浓的茶香和醇醇的酒香中,品出了屏山史、屏山茶、民俗风、乡土情……大有“千里之外有亲朋,咫尺之间隐贤儒”之感。我随之走访了五老会长、老支部、文友、乡土人士……细心品读屏山这部博大精深的书。 屏山地处大田境内最高峰——大仙峰南麓,戴云山脉西侧,九山半水半分田,系闽中南海拔最高的乡镇,历史悠久,人文荟翠。追述屏山茶史,早在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仙峰始建崇圣岩,禅宗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委不倚,聚思悟道。故“峰号大仙,仙踪人觅;岩名崇圣,佛留。”一日,茶商至屏山购茶,得知崇圣岩,入寺礼佛,与禅师攀谈甚欢,禅师赠予屏山茶,茶道倡导的内心平静、意念集中、修身养性的精神与禅道静悟静思静修不谋而合。于是,崇圣岩弟子争相种茶、饮茶,并以茶供佛,以茶示礼,以茶结缘。四方乡里也遍植茶树,延续至今。 屏山茶扬名天下,青山环绕,风景优美,且人文鼎盛,地灵人杰、文化内涵丰厚。展望屏山,如同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农家新居与具有闽南风情的古民居交相映衬,座座茶园层叠,错落有致,满目苍翠。茶园遍植山樱花等名贵花卉,把茶园打造成为花海、茶香、树绿的风景线。屏山海拔高,大仙峰终年云雾缭绕,雾松美景叹为观止。冬季积雪厚,雪后的大仙峰银妆素裹,是观雪景的最佳处,亭廊栈道古色古香,大片的原始森林形成峡谷、瀑布、潭塘……置身屏山,让人宛如来到世外桃园。 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我前往崇岩寺拜谒三宗祖师。史载,早在800多年前,自南京来的崔氏子、徐氏、力氏坐化于崇岩寺的坐化台,屏山五姓族亲共同建造崇圣岩寺庙,供奉三位祖师,后被称之为“泉南佛国”,几百年来香火不断。崇圣岩的建筑风格亦巧夺天工,被明朝张瑞图喻为“万壑晴云盖碧纱。” 观罢崇圣岩,我又走进内洋的万应庙。万应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这里供奉着抗元将领苏十万。宋咸淳十年(127年),元军迫近临安,苏十万奉诏以罗城寨、天平城为据点,统兵抗元,匡扶宋室,后宋败,十万仍不屈,用“竹林弓、蓬丛箭”的伏击战方式继续抗击元军,直至1280年(元世祖元17年)因兵穷无援,战死于水府雷豉潭。后元朝感念苏十万的忠诚而敕封苏十万为武烈苏王,受世代人所尊崇,每年都举办隆重的祭拜活动。立于万应庙前,我不由对民族英雄苏十万肃然起敬。屏山境内文物古迹、人文景观不胜枚举,还需进一去品读,去体会。 屏山还是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足迹。而今,屏山这个茶香小镇,努力打造城市的后园,一个以“春赏花、夏避暑、秋品茶、冬观雪”,集体验、休闲、观光、度假、科教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山旅游胜地正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铺展开一幅古朴典雅、风光无限、韵味无穷、浓郁的新画卷,续写茶乡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