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文学
岩城井里万家烟 ·林生钟
2015-06-04 15:33:28 林生钟 来源:《时代三明》2015年4期  责任编辑:  

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用水,大家起初逐水而居,后来“凿地取水,以瓶提汲”。水井普及后,生活安定的市井小民不再背井离乡,“井”一词上升为邻里乡亲和生活状态的代名词。大田的许多名人典故与井结缘,一地独特的文化事象在粼粼波光中薪火相传且经久不息。

 

因井得名“龙井祠”

 

在大田县地方志和民间传说中,最负盛名的水井应该是太华镇魁城村的“蛟龙井”了。蛟龙井位于村内下洋后崎山麓连氏祠堂里,3眼水井分布在右边的厅廊、后角及前廊,“天将雨必先浑”、“久雨浊必放晴”。蛟龙井水量大,漫流出的井水在祠堂外汇成两口不规则的大水塘,附近村民常年在此洗衣、洗菜。

“龙门千尺浪,井里万家烟。”清末,大田名士拔贡范士林为蛟龙井撰述上联;前人吟诵该井是“开眼天机古迹成,蛟龙灵怪妙难明。寒温巨细而时出,潺沧潺浪卜雨晴。”魁城胜景诗也赞道:“八面青山旗作屏,城中玉印净无尘。三鼓齐奏岁月歌,牛栏难阻蛟龙腾。”蛟龙井俨然就是一张晴雨表,一处怪异的妙境。

此处传说原为溪潭,有童子游泳误吞龙珠变身蛟龙难忍剧痛,于是兴风作浪天崩地裂。是村中的一位吴姓塾师领着村民镇住了恶龙,并且填埋溪潭仅留蛟龙井泄流。神人后来被供奉在水井边号为“吴公帝君”,年年农历三月半村庄举办庙会祭祀。祠堂内部所有的壁画和构件皆不饰龙,规矩由此世代相传。

如今,祠堂因井成名,上挂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手书“连氏龙井大宗祠”金字牌匾。宋代理学家朱熹留下“诵诗知国政,读易见天心”对联,晚明书法家董其昌和祝枝山等人也留有墨宝。

 

“莲花井”水涌奇观

 

梅山乡香坪村有口水井会盛开“莲花”,名动全县。井自然天成未经雕筑加工,径宽1.2米,深不及人高,底由整块表面光滑的石板铺垫。因为地壳运动的缘故,石板断裂,巨大的清泉从中间缝隙里迸涌而出,鼓动了气流形成的水泡成串升至井口,破裂后徐徐张开,状似一朵白莲花在水中盛开,当地人美其名曰“莲花井”。

井水清冽甘甜,水泡时有时无,长期饮用井水的女孩皮肤细腻光滑,容颜娇美。据说,只有好运的人到井台边才能看到泉涌起泡生莲花的奇观,过往的行人无不驻足观看。

这样的奇闻自然少不了奇事的点缀!香坪像一艘船,四周峰峦叠嶂,民居建在高处重重叠叠围成圈。传说古时有仙人乘船过海遇到风浪,用撑杆往船舱使劲,却不料没稳住船身把船底捅破了,海水涌入无法行驶只得弃舟。这船便落入人间成了现今的香坪村,那个破洞便是莲花井。有人说北宋时期的包拯看过此井,当年他来山下的“万银场”矿山断案。解放前卢兴邦的部队也经过,因莲花不开,气愤地用机枪扫射井底,最后垂头丧气地走了。卢兴邦是邻县尤溪出了名的军阀,他的部队长期控制着闽中和闽西北20多县,他们用暴力摧残美丽自然与灵泉无缘。不过,这支部队的最后归宿是壮烈的,淞沪抗战全军阵亡,表现出了民族的大节气。

香坪无河流缺水,此井是供全村上千人口生活用水的唯一源头。尤其热夏,挑水的人夜里就开始排队,加上井台小只容一挑的水桶置放,队伍排成长龙,那场景令人动容。古井有出水口,水流汇成渠也灌溉水田……莲花井是生命之井!

 

“红军井”里情谊深

 

城区的玉田村是三明地区有名的“中央红军村” 和“第二集美学村”,村中范氏宗祠“官厅”左前方有口“红军井”,井虽不大,但与之相关的故事却留下很多。

1929年春,红四军两下井冈山入闽作战,节节的胜利撼动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调集闽粤赣三省兵力“会剿”,毛泽东留守闽西牵制敌人,朱德率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主动出击闽中大田等地。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革命足迹踏遍大田山山水水。

1929年8月21日,朱德亲率大军抵达玉田村,在村民范文慰带领下爬上山顶察看地形,回官厅后分兵三路攻打县城制高点霞山、白岩山、马路岭炮楼。当时部队进驻后用水紧张,朱德得知后立即组织官兵在指挥部的天井里挖掘水井,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用水困难。1934年7月,粟裕再次率军转战大田,并且驻扎玉田村播撒革命火种。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创办的学村时常遭日军炮击和飞机袭扰。迫于形势,远在南洋的陈校主决定将学村各校迁往内地。1939年1月,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和高级农林职业学校、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辗转迁入大田,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联合职业学校”。职校迁入大田后不久日机轰炸县城,学校损失惨重,师生们再次迁往玉田村。在玉田办学的8年时间里,师生用这口井里的水做饭洗衣,“红军井”的恩泽铭记在所有人的心底。

 

村街旧井传佳话

 

大田为旧延平、漳州、泉州的尤溪、永安、漳平、德化“三府四县”地,境内崇山峻岭,自古匪患不断。县内许多民居和土堡中都挖有水井,战乱时闭门自守无饮水之忧,自卫外兼防火功能。在没有通自来水前,县城居民饮用井水,“民国年间城内有水井24口,遇旱水浅,逢雨浑浊,唯独城隍庙前一口,四季皆清不枯。”

有些宅第和村镇、名胜,也因井而闻名。比如:清代朱坂乡附贡廖莺私人营建的玉井轩,“景致幽雅,楼因家中水井得名”被记入史料;太华镇玉井村的清明坵有水井一口名“青玉窟”,为天然沼泽形成,井深数十米,水冰凉清冽,传说曾有牛与人掉入无法施救。这口井有铁矿,附近村民长期饮用牙齿发黑。虽如此,但井水滋养人、灌溉田,人们仍爱戴有加地冠以“玉井”美名,村庄的名字从民国以前开始叫到现在。

国家级首批传统村落及福建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济阳,现存明代以来的泉池古井无数,其中金鸡寨水井属于明代,涂山街南侧水井、路边后格井、凤阳堡水井属于清代,民国时期所掘公共水井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这些井供公众使用,组成了古村美丽的风景。

民国版《大田县志》还有记载,明代四十七都《朱阳十景》之“西窍通泉”,即与井有关,里人灵璧教谕兰石、廖祥诗赞:“混混琼瑶泻,山腰一窍泉。月明岚点溜,风急窦鸣弦。春雨添层浪,秋云密暖烟。西成源不竭,脉脉广平田。”古老的泉池、村社、名宅,皆因结缘名井流芳万古。